何谓简历?
查《新华词典》对于简历的概念描述是“求职者生活、学习、工作、经历、成绩的概括。”再查阅美国人诺亚·韦伯斯特编著的《美国英语词典》,他则把简历定义为“对求职者过去的工作经历、教育背景等情况的陈述材料。”站在营销的角度上分析,笔者认为这两个定义都很难说是完整和充分的,那么如何给简历提供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义呢?!
笔者不妨大胆的给简历进行内容充实:简历是用于应聘的书面交流材料,是借以向未来的雇主表明求职者拥有能够满足特定工作要求的技能、态度、资质和资信。
走近简历
从市场的角度来看,商品最核心的竞争力应是技术含量,也就是科技创新。美国最伟大的营销大师在谈到他的成功时说,“我时时记得,我在推销商品,更在推销自己。”李嘉诚在被记者问到:为何几十年的成功积累还不如比尔·盖茨的几年“暴富”?他一方面在感慨“后生可畏”的同时,一方面则承认比尔·盖茨掌握了这个时代最为稀缺的资源:“创新精神”!
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,简历也是一种商品,即是商品就会包括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部分,价值是求职者本人创造的,使用价值则是作用于求职者本人即期利益获得的结果上的。找工作、写简历,是每个营销干部在职业发展的历程都非常熟悉的一项业务,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遭受挫折或是碰壁,想必很多营销干部也都曾有过这样的个人经历,当有人雀跃、欢喜,沉浸在被录用的幸福中时,势必还有很多人为怀才不遇、报国无门而发作,但是这其中又有多少人是由于自身的细节失误造成的,又有多少人是被个人简历的信息屏蔽效应所击中的。
简历在某种意义上说不能完全、有效反映每位营销干部的综合资质,但是它却从另一个侧面客观体现了应征者的个体差异。造成这种情形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:其一,由于目前整体就业市场不景气的客观环境,造成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供需两难的尴尬局面;其二,简历中有效讯息的屏蔽,影响了供需双方的信息反馈和对称交流。
(转载文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