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南农业大学是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、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广州。学校现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形成了以农业和生命科学等为优势和特色的多学科博士后平台体系。学校以“双一流”建设为引领,面向全球诚聘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。
一、主要招聘学科方向
二、招聘类型与招聘条件
博士后招聘类型分为“紫荆博士后”和“博士后”两类,招聘基本条件如下:
1.遵纪守法,无违纪违规行为,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品德修养,身心健康,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。
2.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的博士,或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生。
3.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基础和较强的学术发展潜力。
4.需全职在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。
5.符合国家及学校招收博士后的其它要求。
“紫荆博士后”和“博士后”招聘具体条件以学校各流动站制定的博士后招收条件要求为准。其中,“紫荆博士后”优先考虑毕业于综合排名前100名的高校、ARWU全球学科排名前50名的学科、教育部学科评估A类学科,或前期取得特别优秀学术成果的博士。
三、待遇和发展
1.薪酬待遇:“紫荆博士后”年薪33万元(税前)、“博士后”年薪23万元(税前),按规定缴纳社保及住房公积金,享受学校公费医疗待遇。
在站工作期限实行“2+X”模式(X≤4年),首聘期为2年,“X”由博士后与合作导师及学院商议。
2.科研支持:鼓励申请国家、广东省各类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;人才计划入选者在项目资助期间待遇更优。
3.职称评审:在聘期内可按照规定申请参加职称认定及评审。职称评审中对博士后予以政策倾斜。
4.住房保障:可按规定申请人才公寓租住。
5.子女入学:博士后子女可入读学校的附属小学、幼儿园。
6.学院待遇:各学院、合作导师可另外提供科研经费、业绩绩效奖励等。
7.职业发展:对于达到学校人才引进条件的出站博士后,编制充足的学院可予以直接引进,编制紧张的学院可按学校人才引进程序优先引进。
四、招聘程序
学校全年接受博士后进站申请。申请人与合作导师联系,按要求向各学院提交应聘材料。各学院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评价考核,通过者报流动站审核,流动站审核通过后报学校博管办。学校博管办按规定报上级部门审批,审批通过后签定聘用合同并办理入职报到手续。
五、联系方式
1.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
联系人:王老师 孙老师 联系电话:020-85281367
电子邮箱:postdoctor@scau.edu.cn
电话咨询时,请将消息来源(高校教师招聘网)告知用人单位。
并抄送至:jszpw01@163.com
学校博士后之家网址:https://hr.scau.edu.cn/pd
2.各学院联系方式、合作导师信息(见下表)
六、选择华农的十个理由
(一)百年学府底蕴深,强农兴农使命担
华南农业大学是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2024年将迎来115周年校庆。校史悠久,英才辈出,校内至今保存民国时期历史建筑,古典气息浓厚。
(二)湾区核心繁华处,交通便利通四方
学校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市的第一经济强区天河区,南有地铁,西邻客运,地铁5站直达珠江新城,十多条公交线路穿梭而过。
(三)五湖四海一片林,环境优美醉心田
校园占地广阔,土地总面积8211亩,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407亩,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04亩。学校建筑总面积140万平方米,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,形成了“五湖四海一片林”的优美环境。校园内植被茂盛、四季花开,其中,每年3月盛开的紫荆花海最为人称道,美名远扬。
(四)学科建设根基稳,事业腾飞有助力
作物学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,获批10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学科。植物学与动物学、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‰;植物学与动物学、化学、农业科学、材料科学、环境科学与生态学、微生物学、生物学与生物化学、工程学、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、免疫学、计算机科学、药理学与毒理学、社会科学总论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。农学和兽医学位列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第6位、食品科学与工程位列全球第20位。农业与林学位列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第41位。
(五)平台卓越展宏图,资源汇聚力量足
学校现有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农业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、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、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、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、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、11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3个广东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。近年来,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,实现国家科技进步、技术发明和自然科学三大奖全覆盖。
(六)科研精英云集地,学术翘楚大舞台
学校现有两院院士3人,国家级68人、省级人才119人;国家级、省级教学名师21人、国家级、省级教学团队64个;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、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20多个。
(七)国际视野宽广袤,交流合作跨山海
学校已与47个国家和地区的153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签订了249份合作协议或备忘录,成立广州都柏林国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。获批3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(简称“111计划”);加入粤港澳高校联盟,牵头成立“粤港澳高校植物科学家联盟”,与港澳台地区大学的学术交流日益加强。获批牵头打造“科创中国”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农业有害生物技术绿色防控专业科技创新院和“科创中国”中国-巴基斯坦大豆产业科技创新院;牵头组建的“中国-拉丁美洲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”影响广泛,已有中国和拉美15个国家的70所院校及科研机构入盟,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及巴西、墨西哥等高校共建全球首批“中文+农业科教发展中心”项目。
(八)人才公寓有保障,安居乐业暖人心
1128套精装修人才公寓即将竣工,拎包入住,配套齐全,交通便利。
(九)教育资源多且优,子女成长有保障
学校建有幼儿园和附属小学,办学质量较高,有对口直升优质中学。
(十)医疗保障健康在,运动设施齐备全
校内新建医院总建筑面积11474.42㎡,即将竣工,学校周边5公里内有6家三甲医院,可提供优质医疗服务。学校综合体育馆总建筑面积近52450㎡,包含甲级竞赛馆及训练馆、游泳馆和配套服务功能等。